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· 用戶注冊 · 設(shè)為首頁 · 加入收藏 · 聯(lián)系站長 · · |
![]() |
| 網(wǎng)站首頁 | 文章中心 | 下載中心 | 圖片中心 | 雁過留聲 | 僚人家園 | 僚人商城 | | ![]() |
![]() |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 壯族在線 >> 文章中心 >> 僚人文苑 >> 布洛陀·敢壯山專欄 >> 圣山敢壯山系列 >> 圣山觀光旅游 >> 正文 | 今天是: |
![]() |
導(dǎo)游敢壯山 | |||
作者:田陽縣旅… 文章來源:田陽縣委宣傳部 點擊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07-3-11 ![]() |
|
||
導(dǎo)游敢壯山 2004-10-29 11:58:55 本站發(fā)布 各位女士、先生、朋友們: 歡迎大家來到敢壯山旅游觀光。 敢壯山是我們壯族最早、規(guī)模最大的歌圩發(fā)源地,漢語名字叫“春曉巖”。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初七至初九,來自右江盆地各縣的壯族同胞三、四萬人匯聚在這里,連續(xù)三天三夜唱山歌、拋繡球,數(shù)千年來從不間斷。因為田陽這一帶稱壯人為“普壯”,而巖洞在壯語中叫做“敢”,壯族歌圩所在地不管有沒有巖洞也叫“敢”,所以,在民間,春曉巖自古至今都叫“敢壯”。 說起“春曉巖”,這里有一段神奇的故事。很古很古以前,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類、沒有生物和禽獸,沒有山川河流的時候,傳說上帝派遣壯民的始祖布洛陀和母勒甲下凡創(chuàng)造世界。那一天是二月初一,布洛陀用一對籮筐挑著五個孩子和被褥,母勒甲扛著一把鋤頭和鐮刀,分別乘著兩片樹葉下凡。到了第十九天,他們飄到了田陽上空時,烏云突變,天空又是狂風(fēng)大雨,又是電閃雷鳴。雷雨中,布洛陀肩上的扁擔(dān)被劈斷了,一對籮筐被狂風(fēng)吹著從空中急速墜落,裝被褥的筐子落在那貫,形成了敢壯山,山上一眼一眼的巖洞,就是疊被褥的縫隙形成的。裝孩子的筐子落到敢壯十里開外的西面,五個孩子落地后變成了五座山,后人叫“五子山”。母勒甲一見孩子墜落,趕緊丟掉手中的鋤頭鐮刀去追趕孩子,鋤頭鐮刀落在敢壯山南面七、八里的平地上,落地時借助風(fēng)力犁開了一道彎彎的地溝,大溝在大雨中被迅速沖開,形成了右江河。 布洛陀與母勒甲在敢壯山生下了許許多多的孩子,孩子大了又被派到別的地方去創(chuàng)造新的世界。沒有多久,布洛陀的子子孫孫已經(jīng)遍布凡間世界,成為各個部落的頭人。然而,他們始終惦念著自己的老祖宗,惦念著生養(yǎng)他們的敢壯山。于是,每年農(nóng)歷二月十九日這一天,子孫們便不約而同的從四面八方趕來敢壯,給布洛陀和母勒甲拜壽。但是,路程遠近不同,近的先來能進母娘巖拜壽,遠的就要在外面排隊等候。這一等就足足等了半個多月,到了三月初的時候,從母娘巖洞口到山腳下早就排成了等候拜壽的長龍。人們等不及了,他們就地?zé)悖宦窡阋宦钒,香火從山腳下一直插到洞口。到了三月初七至初九,拜壽基本結(jié)束了,興奮不已的各路親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激情,他們?nèi)宄扇航Y(jié)伴唱山歌拋衣物狂歡,年復(fù)一年地形成了千年不散的敢壯歌圩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“春曉巖” 歌圩。 春曉巖得名于明朝年間。相傳江西地理先生郭子儒為皇帝探尋風(fēng)水寶地來到那貫。那天清早登上山頂時,正是旭日初升之時,只見四周林密花香,小鳥蝴蝶漫天飛舞。正當(dāng)郭子儒先生看得入神之時,山下傳來了公雞的晨唱聲,郭先生一聽,不禁喜形于色地脫口而出:“風(fēng)水寶地”,說著吟起一對子:“春日初升漫道霞光催燕舞,曉風(fēng)微動滿山花朵伴鶯啼”。吟罷,立即取出筆墨,題寫“春曉巖”三個大字。從此“敢壯山”有了“春曉巖”的雅名。 春曉巖是桂西的風(fēng)景名勝,過去山上有許多樓亭牌坊,比如“望子臺、祖公廟……”;山四周又有許多巖洞,除了母娘巖,還有封洞巖、蝗蟲洞、將軍巖、通天巖……山上藤蔓交錯,泉水叮咚。登高遠望,壯鄉(xiāng)一片美景盡收眼底。 朋友們、女士們、先生們,春曉巖是一處與眾不同,處處充滿著傳奇色彩的風(fēng)景名勝。如果您想看一看壯族始祖布洛陀創(chuàng)世的遺址,如果您想品味壯族最古老歌圩的神韻,請上山去! 景點解說詞(按景點順序編寫) 話說布洛陀來到凡間世界,轉(zhuǎn)眼已有好幾百年了。幾百年間,他們的兒子孫子已經(jīng)遍布各個山山寨寨。他想走出去,看看自己的子孫生活得怎么樣,他們的部落搞得如何?有一天,布洛陀想了一個辦法,自己搖身一變成了一位長胡子、長頭發(fā)、衣衫又臟又爛的老乞丐,來到遠離敢壯山的一個小寨子。一進寨子,他便向子孫們走去。誰知大家見了他卻一個個捂著鼻子散開,只有一對正在趕牛出寨的牧牛小兄弟與他打招呼,并且接他回家吃飯。布洛陀看見這種情景,心涼了。但是他還不相信,自己辛辛苦苦開創(chuàng)的人間世界,竟然會有這些不孝子孫。第二天大清早,他照舊拿著一只破竹筒進寨子討飯。這回,這些人不但拿他逗笑,有些人還背地里悄悄商議,企圖殺了他取肉吃。如果不是那對少年兄弟帶他出寨子去放牛,可能真的完蛋了。 不幾天,老天爺真的刮起大風(fēng)下起大雨。牧牛小兄弟遵照布洛陀的囑咐,跑到大樹腳去避風(fēng)雨,而寨子里的其他人,特別是那些心存不善的人,全都被大風(fēng)刮進巖洞里,緊接著洞口又被石頭嚴嚴實實地封住。風(fēng)雨過后,盡管寨子里幸存的人請來能工巧匠鑿石開洞想救人,可是,三天三夜只鑿了個表皮,三年了也未能打開洞口,這就是封洞巖的來歷。 二、鴛鴦泉 鴛鴦泉是“敢壯”歌圩最古老的對歌臺之一。很久很久以前的三月初七這一天,布洛陀的遠孫男女前來敢壯,他們給始祖布洛陀與母勒甲拜壽過后,大家相約對歌。有一對青年男女在鴛鴦泉旁對歌,他們唱呀唱,兩人整整唱了七天七夜,趕歌圩的人們早就離去了,可他們?nèi)匀徊豢戏蛛x。這件事傳到了布洛陀老祖公耳里,使布洛陀大受感動。于是,他拄著一根拐杖,由小曾孫引領(lǐng)來到泉邊,他看到自己的這對遠孫男孫女已經(jīng)唱得口干唇裂。這時,只見他們正在投入地唱著結(jié)義歌:
布洛陀聽了直點頭,上前打量自己的這對后人,心疼地說:“孫呀,把嘴唇都唱的干裂了,先唱口水吧!……既然你們都不肯分離,那就做一對水面鴛鴦吧!”說著,打了一瓢泉水,送到這一對男女面前,青年男女喝下泉水,立即變成一對鴛鴦,向泉中央撲去。 從此,這眼清泉水面常年游著一對鴛鴦,從不間斷。真是:
三、將軍巖 四、母娘巖 五、祖公廟 六、通天巖 通天巖也是右江革命的主要活動地點。1929年12月百色起義期間,鄧小平曾經(jīng)來到這座巖洞里居住,在這里召開農(nóng)民運動骨干會議。1930年3月18日,鄧小平率領(lǐng)的紅七軍北上河池整編以后,白軍大兵壓境圍剿春曉巖附近的紅軍村,群眾為了避難紛紛涌向春曉巖。為了掩護躲在通天巖中的群眾轉(zhuǎn)移,24名赤衛(wèi)隊員在這里構(gòu)筑工事,與敵人殊死戰(zhàn)斗。解放后,這里成了青少年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基地。 七、連娌樹 1930年3月18日,24名赤衛(wèi)隊員完成了掩護群眾撤出通天巖以后,轉(zhuǎn)移到這處地下溶洞里,不幸被敵人發(fā)現(xiàn),敵人用摻著辣椒粉的柴火和棉胎投熏進洞里,將24名赤衛(wèi)隊員全部活活熏死。解放后,這里成了愛國主義傳統(tǒng)教育基地,前來參觀的人們,都在這里燒上一炷香,獻上一朵白花,緬懷長眠地下的英烈。 九、纏石 相傳布洛陀與母勒甲是一對情深意切,幾百年相敬如賓的老夫妻。平日里他們經(jīng)常走出母娘巖,互相挽扶著到山上四處走走,一是欣賞自己親手營造的大自然風(fēng)光;二是撇開成群的子孫,在山上盡情歡樂。特別是到了晚年,他們一到山上,便經(jīng);ハ嘁蕾酥谶@塊石頭上,如膠似漆,有時一坐就是幾天幾夜。后來布洛陀與母勒甲去世了。奇怪的是,他們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死的,這塊山石上也在兩位老祖宗死去的同一天,同時長起了兩棵榕樹,人們都說這是布洛陀與母勒甲的轉(zhuǎn)世神樹。這兩棵榕樹干枝相繞,根須相纏,緊緊地抱著樹根下的石頭。 雖然老干軀已經(jīng)枯黃,但是新的枝芽又延續(xù)了生命……如今,布洛陀與母勒甲已經(jīng)遠去,但是纏石上的寄情樹,卻給后人留下了老祖宗倆情相依相擁的千古絕話。 布洛陀與母勒甲的愛情,象纏石上的榕樹,千年不敗,萬古常青。 十、圣水池 十一、蝗蟲洞 十二、望子臺 結(jié)束語 各位朋友,女士們、先生們: 今天的參觀就要結(jié)束了,也許您認為,春曉巖沒有黃山壯觀,沒有泰山偉岸。但是,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請別忘了,這里是壯民始祖布洛陀的圣地,是壯族歌圩的故鄉(xiāng),是為皇帝探尋的風(fēng)水寶地。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神奇的色彩,每一寸土地都流淌著歌的甘泉。請別忘了,明年三月歌圩的時候,請您帶上您的親友,再來觀看這里歌的海洋,再給布洛陀始祖燒一炷香,請他保佑我們子孫后代興旺發(fā)達,一生平安。 |
|||
文章錄入:紅棉樹 責(zé)任編輯:紅棉樹 | |||
【發(fā)表評論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關(guān)閉窗口】 |
|
||||||
| 設(shè)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關(guān)于本站 | 聯(lián)系站長 | 友情鏈接 | 版權(quán)申明 | 用戶留言 | | |||||
![](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