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国产三p露脸对白_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_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不卡_农村浪妇交换乱睡小说

· 用戶注冊 · 設(shè)為首頁 · 加入收藏 · 聯(lián)系站長 · ·
僚人家園
-什么是壯民族?
他們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,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(shù)民族(1700多萬),壯侗語族里的一個典型代表;形象地說,壯族是粵人(廣府人)的表親,泰族人、老族人、傣族人、撣族人的堂兄弟。
-什么是僚人?
分布于中國西南地區(qū)及越南北方的壯族、布依族和岱-儂族,從歷史淵源、語言文化、風(fēng)俗習(xí)慣以及分布狀況來看,是共性大于個性的同一人群,本站遵循其普遍自稱“布僚”Bouxraeuz(我們的人),將之統(tǒng)稱為——僚人。
 | 網(wǎng)站首頁 | 文章中心 | 下載中心 | 圖片中心 | 雁過留聲 | 僚人家園 | 僚人商城 | 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 壯族在線 >> 文章中心 >> 僚人文苑 >> 學(xué)術(shù)篇 >> 學(xué)術(shù)研究 >> 正文 今天是:
名不符實的壯族地名
作者:路漫    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    點擊數(shù):    更新時間:2007-3-11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 【字體:

——名不符實的壯族地名——

作者:路漫 2000-07-30 編輯:紅棉樹 2002-08-29


   如果你到廣西壯族地區(qū)旅游,看到或聽到一些壯族地名,請你千萬別“望文生義”,否則你將會鬧出笑話,或者大上其當(dāng)?shù)摹?
   一個民族的社會發(fā)展史,除了文物,還可以從它的語言文字(如文字的產(chǎn)生和詞源等)里進行探索和求證。然而,壯族沒有自己的文字,即使是古壯字(sawndip)也還是“借用”漢字來創(chuàng)制的,所以它對研究社會的價值就打了折扣。但是,壯族有自己的語言,了解它多少能加深對壯族社會歷史的認(rèn)識。
   人群的生存和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地域,為了方便稱呼某一特定地點,人們便給它取個代號,這便是地名的產(chǎn)生。因為地名系社會要素之一,所以對壯族地名的研究就是對壯族社會歷史的研究。比如,聞名中外的“法卡山”,壯語叫做 “內(nèi)法卡” ,其中“內(nèi)” 是“山”的意思,“法” 是“天或雷”的意思,“卡” 是“殺”的意思,所以“法卡山”的實際含義是“天殺山”或“雷劈山”。傳說,該山在當(dāng)?shù)氐貏葺^高,每逢雨季,“放電”現(xiàn)象頻繁,人畜被雷擊死擊傷的事常有發(fā)生,當(dāng)時人們?nèi)狈茖W(xué)知識,對雷的認(rèn)知不足,以為這是“天殊”,所以給該山取 了個不雅的名。又如,名聲遠布的“百色”,其字面意思并不是“色彩繽紛”,實際是,“百” 是“口”的意思,“色” 是“碼頭”的意思,可見百色在“成名”之時已是聞名的河運港口。
   據(jù)初步統(tǒng)計,現(xiàn)在尚存壯語地名七萬多條。正因為壯族沒有自己的文字,所以書面上記載地名的用字長時間都是使用漢字音譯,一方面壯語的語音與漢語的的語音差別很大,另方面各地方言的讀音也不完全一致,因此,同一個詞(或讀音),所用的音譯漢字就不一而足。 如田地的“田”就有用“那”、“納”……池塘的“塘”就有用“壇”、“譚”…… 等等。所以,在壯族地名中,同音或近音的不同的字可能意思是一樣的;但也有相反的情況,同一個字也許意思完全不沾邊。因此,“一舉反三”去解讀壯族地名,也是不可取的。
   壯族地區(qū)的地名多以自然環(huán)境、地形地貌、地理位置、歷史原因、動植物、姓氏等等來命名的,下面就以此順序舉列一些典型的“物是名非”的壯族地名。
   以自然環(huán)境命名——
  首府“南寧”,現(xiàn)在多理解為“南方平寧”,其實在南寧建市以前,已經(jīng)有了這個地名!澳稀保嗤粒,“寧”(紅色),其壯語意思是“紅泥土”和“紅土地”。因該地域系紅土地帶。
  田陽縣的“花茶”,你別以為這是盛產(chǎn)花茶的地方!盎ā (鐵)〈括號中的字是漢義,下同〉“茶”( 坐墊),所以“花茶”的意思是“鐵砧”。因為該地坐落在土質(zhì)很硬的山坡上,有如打鐵的墊砧,故得此名。
  德?h的“農(nóng)院”,你別以為這是農(nóng)學(xué)院的地址。“農(nóng)”( 森林),“院”( 圈。,“農(nóng)院”含義是“森林圈住的地方”。因地處孤僻密林中,為森林所圍繞,自然環(huán)境十分清靜、幽雅。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林沖”,這與水滸里的林沖毫不沾邊。“林”( 水),“沖”( 沖刷),“林沖”應(yīng)直譯為“雨水沖刷”。因該地有條溝,雨水常年沖刷,山溝越?jīng)_越大。
  隆林各族自治縣的“那英”,這和歌星那英毫不相干!澳恰保 田),“英”( 石頭),“那英”意思是“石碑田”。因該地處于中間立有一塊石碑的田塊的旁邊。
  靖西縣的“大吉”,此名與“大吉大利”的吉祥語無關(guān)!按蟆保 河),“吉” (凍冷),“大吉”直譯“冰冷之河”。因為該地前面有一段地下河露出地面,河水異常冰冷,是飲用、浴療頗為理想的水源。
  巴馬瑤族自治縣的“賜!,這里沒有“祝!钡暮x,倒是相反的意思。 “賜”( 淹沒),“!保 荒地),原意是“水淹荒蕪之所”。因地處河邊,古時常被水淹,呈荒地之狀。
  那坡縣的“平等”,并非“自由平等”之意!捌健保ㄆ降兀暗取保▔A),意思是“堿性平地”。因地處泉邊平地上,泉水鹽味很濃,至今尚未弄清屬于何種類型的礦泉水。
  河池市的“北京”,顯然與我國首都“北京”無任何聯(lián)系,只是譯音上的巧合。“北” 口,“京” (圍。瑢嶋H意思是“被封圍著的關(guān)口”。因地處花攏河與刁江交匯口,每逢河水上漲,此地常被水封圍住,難以出入。
  天峨縣的“馬達”,與電動機的通稱“馬達”不沾邊!榜R”(馬),“達”( 跌倒),是“馬幫經(jīng)過也要摔倒”之意。因該處系一座山坡較陡的地方,馬隊過此常常摔倒,地勢十分險要。
  南丹縣東部的“打狗”,別以為這里“不準(zhǔn)養(yǎng)狗,見狗即打”!按颉保ê樱肮贰保◤澢,意思是“彎曲的河流”。河名,因該河流經(jīng)南丹境內(nèi)的河段很彎曲,有“九曲十八彎”之稱。
  以地形地貌命名——
  宜州市的“龍虎”,這里并沒有“龍爭虎斗”的含義。“龍”(山弄),“虎”(鱉),意為“鱉山”。因該地有一山,形似鱉,獨具一景。
  平果縣的“河池”(與河池市的“河池”同名而不同義),此地既沒有“河”也沒有“池”,而是一個丘陵地帶。“河”(頸脖),“池”(黃牛),“黃牛頸脖”之意。因該處地形酷似黃牛頸脖,景致別具一格。
  平果縣的“巴掌”,雖與地形有關(guān),但別以為此地地形像人的“巴掌”!鞍汀保ㄊ剑,“掌”(支撐),原意是“支撐在石山上”。因該地處于一形似向上支撐的石山腳下,頗似空中的“海市蜃樓”,不失為美景一處。
  百色市的“發(fā)達”村,沒有“興旺發(fā)達”的借義,卻是非常普通的地名!鞍l(fā)”(靠近),“達”(河),意為“靠河”。因該村地處河岸邊,因而得名。
  東蘭隘洞一帶的“當(dāng)衣”,這里沒有當(dāng)鋪,無所謂當(dāng)衣、當(dāng)帽的。“當(dāng)”(凳),“衣”(依靠),直譯為“靠背椅”。這是山名,該山形似靠背椅,遠遠望去,仿佛皇帝的坐椅,異常威嚴(yán)。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弄奸”,此名十分不雅,但卻沒有惡意!芭保ㄉ脚,“奸”(狹窄),意為“狹窄的山弄”。該地處于高山上的弄場,地勢十分狹窄,似有“世外桃源”與世隔絕之感。
  以地理位置命名——
  田林縣的“百樂”,與“百事可樂”沒有聯(lián)系。“百”(口),“樂”(下),直譯是“下口”。因該地處于板干河匯入南盤江河口的下游,也有“下面碼頭”的意思。
  田東縣的“瀑布”村,別以為這里是“瀑布風(fēng)景”,其實連像樣的溪流也沒有。“瀑”(口),“布” (泉),意為“泉口”。因該村處于一口泉的上邊,便取了個“迷惑”人的地名。
  田陽縣的“和平”,這里地處偏僻,不會受戰(zhàn)爭的威脅,也無所謂對和平的渴求,所以取名的出發(fā)點與“和平”無關(guān)!昂汀保ㄈ,“平”(平坦),直譯為“平地之泉”。因該處地勢較平坦,其間有一口泉,故名。
  田陽縣的“同樂”,字面上似是“共同歡樂”,其實并不沾邊!巴保ㄌ镗恚皹贰保ㄍ饷妫,意思是“外面的田峒”。因該地坐落在田垌的外面,依托著田峒風(fēng)光。
  宜州市的“拉浪”,拉浪水電站是廣西早期有名的中型水電廠,但真正了解“拉浪”的壯語含義的人并不多!袄保ㄏ旅妫,“浪”(光亮),意為“閃閃發(fā)光之下”。但別把“閃閃發(fā)光”誤解是電燈的光亮,實際上在沒有建水電站以前便有了此地名,這是因為該地處在坡腳下的龍江邊,而江邊有一發(fā)光石,身處其間似在仙境之中,因而得名。
  天峨縣的“豆牙”,別以為“豆牙”是“豆芽”的筆誤。“豆”(門),“牙”(助詞),口語譯為“(是)門呀”。因該地在一個山坳上,遠遠望去,那山坳猶如一面巨門,氣勢磅礴,形象逼真,不得不令人由衷驚嘆。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太乙”,這不是取自八卦中的術(shù)語!疤保ǖ胤剑耙摇保ㄐⅲ,意思是“歇息之所”。因該地古時有人開過客棧,為過往高嶺街經(jīng)商的外地客商歇息的地方。
  田陽縣的“百里”,別以為這里是公路的“里程牌”,該地得名的時候,這里還沒有像樣的道路!鞍佟保ǹ冢袄铩保ㄏ,“溪口”之意。因該地處在溪口的旁邊,自有“小橋、流水、人家”那種怡人的環(huán)境。
  以歷史原因命名——
  靖西縣的“馬力”,這不是電工中的“馬力”,而是“路遙知馬力”的“馬力”。相傳,在此地的山坡和洞坑中,人們挖山填洞時得了一金馬出力相助,為紀(jì)念此馬的功勞,便取了這一地名。
  宜州市的“地圖”,顯然,字面不會是地名的本義!暗亍保ǖ刂罚,“圖”(跌落),意思是“跌落的地方”。因該地有一水塘,過去這里經(jīng)常有人落入塘中溺死,成了此處小小的“百慕大”,恐懼的心理造就了這個地名。
  田陽縣的“懷仁”,這與“懷仁堂”的“懷仁”也是不沾邊的!皯选保ㄋ#,“仁”(仍),意為“水牛仍舊活著”。相傳,古時候這里有個村子,周圍各村的耕牛因瘟疫不斷死亡,惟獨此村不受影響,仍然活得很好,因此人們便將此名“贈”與此村。
  上思縣的“大吉”,此名既非吉祥語,也與上文靖西縣的“大吉”是名同而義非!按蟆保ù蠹、大眾),“吉”(合并),本義是“大家團結(jié)起來”。傳說,約于300年前,賊寇常到此地搶劫,民眾損失很大,大家實在受不了,各村便相約團結(jié)起來,齊心協(xié)力對付賊寇,從而能安然生活。
  天峨縣的“王存”,看似是人名,其實這里連姓王也沒有!巴酢保ɑ实郏,“存”(游玩),意思是“皇帝游玩”。傳說,這里風(fēng)景非常優(yōu)美,過去是皇帝常來休養(yǎng)、游玩的地方。不過,史書上并沒有記載有中原皇帝來過天峨,也許傳說中的皇帝只是當(dāng)?shù)氐摹巴粱实邸被颉皣袊钡幕实郏瑲v史上不是有“勾漏國”、“夜郎國”么,傳說就在這一帶,不失“考古價值”的地方。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六中”,別以為這是“第六中學(xué)”的簡稱,或紀(jì)念什么“六中全會”之類的!傲保ㄉ焦龋爸小保屩В,直譯在“(藏)槍支的山谷”。傳說,過去(年代不明)曾有一將軍敗退至此,在山旁的山谷中埋有一批槍支,后來有沒有人挖出來沒有說,因此傳說便成了地名,無疑留下一個讓人充滿探求欲的謎團。
  以動物命名——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可宋”,這與“宋朝”無關(guān),也與“宋氏”無緣!翱伞保ɡ匣ⅲ八巍保ê穑,意為“虎嘯”。該地過去是一片深山密林,老虎常在此間吼叫,讓人不寒而栗。
  大化江南一帶的“俄漢”,粗一看讓人聯(lián)想到“俄漢詞典”之類的概念,其實非也。“俄”(頸脖),“漢”(鵝),意思是“鵝頸”。這是一山名,形似一只鵝的頸部,長伸入水覓食,形象逼真。
  欽州市的“六教”,從字面上,似乎有一個生動的“教人”典故,其實是想當(dāng)然而已!傲獭保ò烁瑛B),壯語的音譯。該地有一棵大榕樹,每年春季,許許多多的八哥鳥聚集到這里筑巢產(chǎn)子,遠近無不慕名來觀賞。
  隆林縣的“龍哪”,看似一個詩或歌的“感嘆詞”,難道這里真出現(xiàn)過“龍”?非也!褒垺保ㄉ脚,“哪”(水獺),其意為“水獺之山弄”。此處地形復(fù)雜,有許多縱橫交錯的地下河,富有魚蝦,是水獺經(jīng)常出沒之地。
  凌云縣的“百勞”,沒有“白勞”之意,也沒有“重勞”之義!鞍佟保ǹ冢皠凇保穑,意為“蝙蝠之口”。這里有一個村莊,該村坐落在一個形似蝙蝠的山口上,似乘著蝙蝠遨游群山峻嶺。
  龍州縣的“磨來”,莫名其妙的地名。“磨”(黃牛),“來”(花紋),直譯為“花斑黃!。此地出產(chǎn)的花斑黃牛,遠近聞名,色彩鮮麗,極具觀賞價值。
  以植物命名——
  天峨縣的“長壽”,別誤會這里是“長壽之鄉(xiāng)”!伴L”(墻),“壽”(楓樹),意為“楓之墻”。此地多楓樹,村的周圍長滿楓樹,楓林猶如圍墻一般圍擁著整個村落,每到秋天,紅的海洋中間綴著點點青瓦、白墻、綠樹,真可謂“風(fēng)景這邊獨好”。
  宜州市的“建立”,別以為這里“建立”有什么值得紀(jì)念的!敖ā保ㄉ桔辏,“立”(白藤),原意是“白藤坳”。這里的山坳盛產(chǎn)白藤,而且是編織的白藤家俱頗具盛名,為人們喜愛的土特產(chǎn)。
  馬山縣的“古今”,與“古今中外”的“古今”牛頭不對馬嘴!肮拧保ù迕~頭),“今”(紅蘭草),意為“紅蘭草之村”。這里盛產(chǎn)紅蘭草,紅蘭草是五色糯米飯的原料,又是已享有盛名的紅蘭酒的原料,地與物齊名,極具當(dāng)?shù)孛褡逄厣?BR>  田陽縣的“雷公”,民間傳說管雷雨的神叫“雷公”,但與此地名無關(guān)。“雷”(嶺坡),“公”(桄榔樹),意為“桄榔樹之嶺”。因該地的土坡上生長著郁郁蔥蔥的桄榔樹,座座山嶺,遠遠望去猶如一頭頭綠色的雄獅,讓人驚嘆不已。
  馬山縣的“九一”,這地名與數(shù)字無關(guān),也不是年代的記載!熬拧保ㄌ伲,“一”(葡萄),意譯可作“葡萄溝”。此地靠近紅水河邊,沿著河的兩岸,長滿又粗又長的野葡萄古藤,蒼蒼茫茫,遮護著河岸,令人拍案叫絕。
   以當(dāng)時實況命名——
  東蘭縣的“自由”,邊遠的山村平寧而祥和,不存在為“自由”而斗爭的因果,故此名名與實相去甚遠!白浴保ㄋ模,“由”(游泳),含義是“四處游泳之所”。此地有四口泉水,水溫冬暖夏涼,是沐浴、游泳的好去處,據(jù)說,還有療病之功效。
  那坡德隆一帶的“都殺”,看到這個地名,你別嚇壞了,其實“殺”的是敵人,而對自己人是不“殺”的!岸肌保ㄩT),“殺”(關(guān)門),意思是“封殺之門”。這是個山名,此山地處邊境,古時常受外敵侵?jǐn)_,這一帶的民眾為防備敵人襲擊,便在此山設(shè)有門,對外敵“扼殺”不論。
  橫縣的“馱丁”,看出什么意思么?不明所以,是吧!榜W”(河),“丁”(叮,響聲),意譯是“叮咚響的河”。左江的一支流,岸邊有一褐青色的大石頭,當(dāng)?shù)胤Q為“樂石”,又叫“馱丁鐘”,用石頭或其他硬物叩擊大石的任何部分,都發(fā)出“叮叮咚咚”的響聲,十分有趣,人們時常到這大石旁叩擊作樂。
  崇左縣的“古坡”,凡“坡”都是“古”的,現(xiàn)今形成的坡少有聽聞,顯然此名名不符實!肮拧保ǜ瑁,“坡”(坡),意為“山歌之坡”。壯鄉(xiāng)有歌海之譽,無人不歌,無地不歌,在此地呼岜敏山腳下的平坡上,每到逢年過節(jié),附近人們便集結(jié)此地對唱山歌,熱鬧非凡。
  東蘭縣的“達友”,字面上可略解其意!斑_”(河),“友”(情人),可譯為“情人河”。這里有一條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的小河,月夜尤佳,每逢節(jié)日,附近的青年男女便成雙結(jié)對來這里以對歌傳情,古往今來,成全了多少有緣的佳偶。
  靖西縣的“個麻”,別以為這里盛產(chǎn)什么麻!皞”(一帶),“麻”(來到),意譯為“這一帶的人們來到”。該地有表演壯語木偶戲的傳統(tǒng),每到出演時候,便吸引附近一帶的群眾前來觀看、游樂、集市,大有北方趕廟會的情景。
   以姓氏命名——
  天等縣的“巴黎”,別以為此地與世界名城巴黎有什么干系!鞍汀保ㄊ剑,“黎”(姓黎),直譯為“黎家石山”。因此“黎家村”地處石山之中,居民多為姓黎。
  都安瑤族自治縣的“內(nèi)蒙”,與“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”無關(guān)。“內(nèi)”(內(nèi)),“蒙”(姓蒙),意思是“住在里面的蒙家村”。當(dāng)初,該村由蒙氏始建,地處周圍各鄰村的內(nèi)側(cè),周圍的人們便如此稱呼之。
  ……
  粗讀這些地名,有些使人莫名其妙,又如“上法”(意為“鐵匠”)、“者革”(意為“浸泡漲大”)等,但解讀后卻令人會心一笑;有些字面與含意相差十萬八千里,如“北京”(意為“圍洪口”)、“河池”(意為“黃牛頸脖”)等,解讀后使人忍俊不禁;有些字面意思與原義牛頭不對馬嘴,如“雷公”(意為“桄榔坡”)、“打狗”(意為“彎河”)等,解讀后叫人恍然大悟。解讀這些地名,真好比欣賞一段段幽默小品,給人帶來不盡的愉悅和感嘆。
  另一方面,壯語地名的取名角度,或以自然環(huán)境,或以歷史原因,或以地形地貌,或以動物植物,不一而足,如作深入研究,肯定還有不少學(xué)問。至于同一個壯語詞(音),分別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漢字來“借代”(音譯),足見壯語方言讀音的復(fù)雜性和內(nèi)涵的豐富,對其的研究必定對了解壯族的社會歷史有不可忽視的價值。


---紅棉注解---

①“壯族沒有自己的文字”這個說法,紅棉樹覺得需要商榷。壯族擁有兩種文字,一種是唐宋以來借用漢字的“六書”構(gòu)字法創(chuàng)制的方塊壯文,因為各地字型不一,又沒有得到規(guī)范,所以沒有成為壯族的通用文字。另一種是現(xiàn)代創(chuàng)制的拼音壯文,采用拉丁字母來拼壯語。今天人民幣上的四種少數(shù)民族文字,一種就是拼音壯文。作者在此的說法,應(yīng)該指的是壯族沒有屬于自己文字類型的原始文字,不過,不能說壯族就沒有文字。日語也是漢字類型文字,但也不能說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,壯族的文字類型一種屬于漢字類型,一種屬于拉丁文字類型,但是也是壯文。

②“百色”這個壯語地名,紅棉比較偏向于“阻塞的隘口”的意思這個說法!鞍賉pa:k7]”是“口”、“河口”“山口”的意思,“色[θak7]”是“阻塞”之意。

相關(guān)資料→→壯語方言概況

文章錄入:紅棉樹    責(zé)任編輯:紅棉樹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發(fā)表評論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關(guān)閉窗口
    網(wǎng)友評論:(只顯示最新10條。評論內(nèi)容只代表網(wǎng)友觀點,與本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